摘要:CT设备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其成像密度分辨力高、检查方便、能够克服传统X线影像重叠的问题,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第一大细分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社会对CT检查的临床需求不断增长,CT设备在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优势以及配备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各级医疗机构对CT设备的采购需求持续增长,促使我国CT设备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3年我国CT设备保有量达到了47375台。

一、定义及分类

CT设备,即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设备,是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后,由探测器收得的模拟信号r再变成数字信号,经电子计算机计算出每一个象素的衰减系数,再重建图像,而能显示出人体各部位的断层结构的装置。CT设备可分为普通型CT、螺旋CT、电子束CT、能谱CT和PET-CT。

CT设备分类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CT设备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定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技术产业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拟订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负责医疗器械的安全监督管理。拟订监督管理政策规划,组织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拟订部门规章,并监督实施。研究拟订鼓励医疗器械新技术新产品的管理与服务政策。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开展有关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有关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质量规范的制定、修改、宣传和推广行业资质管理工作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要负责开展学术和技术交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和适宜医学装备技术,促进医学装备科技创新与有效应用等。

2、行业相关政策

CT设备属于医疗设备行业,产品质量以及可靠性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息息相关。我国对医疗器械行业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具体包括分类管理制度、产品备案与注册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涵盖产品注册、生产及流通等环节。根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4号),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在其住所或者生产地址销售其注册、备案的医疗器械,无需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或者备案,但应当符合规定的经营条件;在其他场所贮存并销售医疗器械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或者备案。目前,我国大型医疗器械尚未在全国推广带量采购,但已开展政府集中采购,并大力推进国产化替代,未来政府集采将是国产CT设备企业的重要销售来源之一。《“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本土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CT设备行业相关政策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CT设备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临床医学、精密机械、应用物理、电子器件、材料科学、计算机软硬件等多个学科,产品研发门槛高、周期长。整机厂商需基于行业发展及产品定位进行全面的系统设计,平衡存在相互制约的技术参数以实现最佳匹配及设备的稳定运行,例如扫描架孔径的厘米级扩大将产生探测器、X射线球管等核心部件设计及摆位调整、校准等一系列变动,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2、人才壁垒

CT设备研发技术的跨学科、跨技术的特点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综合研发能力和技术经验,一个专业技术强、多学科结合、产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是企业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随着我国医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设备将逐渐从基础型向中高端迈进,对研发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对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而行业新进入者通常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起一支成熟的研发团队,从而面临较高的人才壁垒。

3、资金壁垒

CT设备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的特点,需要大量的科研资金以引入先进的人才和设备、进行行业发展调研、新产品设计开发,强大的资金实力能够保障企业持续地进行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进而实现技术迭代以保持行业竞争力。新进入企业市场辨识度相对较低,设备采购、人才引进、产品研发等方面依靠自有资金以及银行借款,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因此,资金实力构成了进入该行业的重要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CT设备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X线球管、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等硬件供应商以及提供各类图像处理软件、计算存储服务的软件供应商。X线球管作为CT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属于高值耗材,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CT检查的检查效果、使用寿命。在复杂的CT设备中,X线球管随着曝光次数的增加,更易损伤、发生故障。全球X线球管市场格局集中度较高,GE、飞利浦、西门子、佳能等国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我国也涌现一批X线球管企业,如昆山医源、电科睿视等,逐步缩小与行业头部企业的技术差距,上游供应日益充足且趋于国产化,推动CT设备稳定发展。

CT设备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医疗机构,以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为主,还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第三方实验室等。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联影医疗在美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波兰等地设立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已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已构建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截至2023年上半年,联影医疗累计向市场推出90余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等。2023年上半年,联影医疗CT设备业务收入为20.94亿元,同比增长7.30%。

2021-2023年上半年联影医疗CT设备业务收入

(2)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企业专注于光电智能识别装备的研发制造,是国内领先的光电识别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公司深度聚焦智能分选、高端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色选机、口腔CBCT、耳鼻部CT、X光异物检测机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医疗健康、再生资源等领域。2023年美亚光电移动式CT设备等预研项目正处于积极推进中,进一步增强国内企业在高端医疗影像市场的竞争力。2023年上半年,美亚光电医疗设备业务收入为3.03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为55.27%。

2020-2023年上半年美亚光电医疗设备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五、行业现状

CT设备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其成像密度分辨力高、检查方便、能够克服传统X线影像重叠的问题,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第一大细分市场。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CT市场预期在心脏扫描、肺部筛查和儿科疾病检查等功能运用方面持续突破。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人数增加,社会对CT检查的临床需求不断增长,CT设备在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优势以及配备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各级医疗机构对CT设备的采购需求持续增长促使我国CT设备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3年我国CT设备保有量达到了47375台。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推行以及国家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大力支持,CT设备渗透率将不断上升。叠加本土医疗影像设备企业的快速发展,其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逐渐成熟,本土厂商已逐步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高性价比的优势,逐渐打破区域性大型跨国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

2015-2023年中国CT设备保有量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医疗改革深入推进

近年来,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基层医疗扶持政策,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器械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同时,进口替代将会给中国CT设备发展提供充足动力。随着持续创新以及技术积累,本土产品质量得到认可,国产厂商逐渐突破技术壁垒,产品结构从中低端向高端升级,国产厂商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加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会愈发明显,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也在加剧。老龄化人口的免疫和代谢系统减退,更易患上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相关的诊断和治疗需求通常会更高,带动医疗卫生机构对于CT设备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支出将进一步增长,成为CT设备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3)新兴技术融合发展

伴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CT设备将迎来新的增长点。5G技术的发展使得医疗数据传输更加及时快速,有利于推动急诊救治、远程会诊和视频会诊的完善和发展;人工智能与医疗影像的结合,可辅助医生提高医疗判断的准确性和诊疗效率,使病人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数据云端化,促进医疗资源的高效共享。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将持续赋能CT设备发展,带来更大的增值空间。

2、不利因素

(1)产业技术薄弱

CT设备属于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在行业内积累了技术、品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高端CT设备市场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中国生产厂商由于起步较晚,自主生产能力较弱,主要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密制造、影像设备、光学材料、电子芯片等工业基础产业供应链短板制约了国产CT设备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2)本土产品市场渗透率较低

随着国产厂商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在改进型创新、基层渗透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但CT设备是医疗诊断、疾病治疗的基础,国内大部分三甲医院长期使用跨国公司产品,设备使用习惯和品牌消费惯性仍然很强,产品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推动大型三甲医院购买国产品牌设备并实现进口替代仍然需要一定时间。

(3)企业资金规模较小

目前,我国CT设备生产企业逐步由代工生产向自主研发生产过渡,产品结构逐渐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但CT设备设计研发投入规模大、回报期长,资金规模的大小影响着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产能规模。我国大部分CT设备生产商正处于快速成长和发展阶段,资金实力相对于国内外上市公司仍较为薄弱,且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限制了企业在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

七、竞争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CT设备市场主要由全球医疗三巨头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等外资厂商所主导,国内大多数厂商呈现行业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的特点,主要承担生产加工、分类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在国家政策驱动和技术升级的背景下,国内智能化生产工艺广泛应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日益提升,涌现了一批以联影医疗、美亚光电、新华医疗、深圳安科、万东医疗、赛诺威盛、明峰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CT设备品牌。本土企业聚焦CT设备细分领域,纵向延长产业链,通过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极大减少零部件磨合时间,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并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及市场情况稳步丰富产品线,不断推出高性价比和差异化创新产品,逐步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

中国CT设备竞争梯队长期以来,我国CT设备市场主要由全球医疗三巨头GE医疗、飞利浦医疗、西门子医疗等外资厂商所主导,国内大多数厂商呈现行业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规模偏小的特点,主要承担生产加工、分类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在国家政策驱动和技术升级的背景下,国内智能化生产工艺广泛应用,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日益提升,涌现了一批以联影医疗、美亚光电、新华医疗、深圳安科、万东医疗、赛诺威盛、明峰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CT设备品牌。本土企业聚焦CT设备细分领域,纵向延长产业链,通过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极大减少零部件磨合时间,提升产品研发效率,并结合自身经营实际及市场情况稳步丰富产品线,不断推出高性价比和差异化创新产品,逐步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中国CT设备竞争梯队

八、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将进口替代提升到战略高度,对国产CT设备生产企业的高端化和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土CT厂商技术的快速进步,逐步打破跨国企业垄断格局,快速提升高端设备国产化率。未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国产厂商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及高品质的服务,将逐步拓展海外市场,产业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此外,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促进行业向诊疗一体化发展,国产CT设备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大

中国CT设备未来发展趋势

声明:如果您在下载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邮件datastudy.org@outlook.com或客服微信lsy552277li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并作平台维护、下架、删除等处理。 书云 流芳阁 研报之家
数研咨询 » CT设备 - 产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