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保护政策等影响,我国兔业发展趋缓。2021年中国兔业产值约为307.7亿元,2022-2023年我国兔业产值继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兔业总产值已达331.51亿元,较2022年增长3.1%左右。2022年中国兔肉产量为45.9万吨,同比2021年增长0.3万吨。

一、定义及分类

兔可成群生活,但野兔一般独居。兔子产业按照用途可以分为肉用兔、皮用兔、毛用兔、皮肉兼用型兔、实验用家兔和观赏用兔等。这些品类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求。肉用兔以生产兔肉为主,具有生长快、繁殖性能好等特点,如加利福尼亚兔和新西兰白兔等品种,为兔肉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皮用兔则以生产优质兔皮为主,如獭兔和哈瓦那兔等品种,其皮毛浓密、色泽鲜艳,是国际裘衣市场的重要原料。毛用兔以安哥拉兔为代表,主要供应兔毛,其绒毛茂密、毛质优良,每年可采毛多次。皮肉兼用型兔如日本大耳白兔和德国花巨兔等,则兼顾肉和皮的生产能力。实验用家兔多为白色被毛、红眼且耳静脉清晰,常用于科研实验。观赏用兔则以其奇特的体形和华丽的被毛受到人们的喜爱,如袖珍小型兔和喜马拉雅兔等。

兔子行业按照用途分类概况

二、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兔行业政策背景呈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以推动兔产业的健康发展。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到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DB11/T401-2022肉兔生产技术规范》,再到重庆市政府的《关于印发重庆市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和常州市农业农村局的《关于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这些政策不仅关注兔产业的全面发展,还从养殖、加工、流通、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此外,江西省政府也发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因地制宜发展肉兔等特色养殖。总的来看,相关政策的持续出台为我国兔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国兔行业相关政策

三、发展历程

我国兔业的发展历程历经数千年,由先秦时代的自给自足逐渐发展为现代的经济产业。改革开放前,兔养殖主要以家庭副业形式存在,规模较小且多为自给自足。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增加,兔业逐渐专业化、规模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特别是2000年至2019年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兔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兔肉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兔毛、兔皮等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也取得显著进展。如今兔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保护政策等挑战,兔业也在不断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我国兔行业发展历程

四、行业壁垒

我国兔业进入壁垒较高,主要体现在资金、政策、渠道和人才等方面。资金壁垒是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养殖的硬性要求,包括养殖场建设、饲料采购、养殖设备购买和人员培训等大额投入,对于资金有限的小型养殖户构成巨大压力。政策壁垒则来自政府对兔业的管理政策、环保要求和土地使用政策等,如环保政策的加强增加了养殖场的环保投入,土地政策限制了养殖场的选址和规模扩张。此外兔业养殖需要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人才,尤其在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养殖方面,缺乏相关人才会限制养殖场的发展和竞争力。兔肉销售渠道的建立和维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新进入者需要面对已有养殖场的渠道优势以及超市、餐饮等销售渠道的门槛。

我国兔行业进入壁垒

五、产业链

我国兔养殖行业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的饲料供应、兽药、兔种繁育,中游的养殖生产,以及下游的产品需求领域。上游环节主要提供养殖所需的饲料和优质兔种,其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中游养殖的效益。中游养殖生产是产业链的核心,包括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养殖管理,旨在提高兔子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下游环节则通过深加工将兔肉、兔毛等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并通过超市、餐饮等渠道销售给下游餐饮、家庭、宠物和服装等领域消费者。

六、发展现状

中国仅有9种兔属种类,其中草兔分布欧、亚、非三洲,中国除华南和青藏高原外,广泛分布;雪兔冬毛变白,分布在中国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北部;高原兔分布在青藏高原;华南兔分布在中国华南及台湾,邻国朝鲜也有分布。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境保护政策等影响,我国兔业发展趋缓。2021年中国兔业产值约为307.7亿元,2022-2023年我国兔业产值继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兔业总产值已达331.51亿元,较2022年增长3.1%左右。兔肉供给来看,兔肉包括家兔肉和野兔肉两种,家兔肉又称为菜兔肉。兔肉属于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以干物质计算,兔肉蛋白质含量高达70%,比一般肉类都高,且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却低于所有的肉类,故对它有“荤中之素”的说法。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兔肉产量为45.9万吨,同比2021年增长0.3万吨。

2015-2023年中国兔业产值和产量变动

七、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利好驱动兔子产业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兔子产业发展的政策,如农业补贴、税收优惠等,不仅减轻了养殖企业的负担,还鼓励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这个产业。政策的支持为兔子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兔子产业科研创新的投入,推动养殖技术的升级换代。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了兔子产业的竞争力。

2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需求对我国兔业及深加工的促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兔肉等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兔肉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肉类,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兔毛、兔皮等副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稳步增长,为兔子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兔肉加工、兔毛制品等深加工产业的兴起也进一步提高了兔子行业的附加值。

3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兔子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疾病发生等,还可以推动兔子行业的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的优良兔种,可以大大提高养殖效益。此外,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和精准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

2、不利因素

1疫病风险增加

兔子养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疫病的威胁。近年来兔业从业者持续增长,新进入者技术和养殖方式成熟度不够,导致一些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给兔子行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疫病的爆发不仅可能导致兔子死亡和养殖损失,还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兔子产品的信心,导致市场需求下降。疫病风险的增加对于兔子行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2饲料和人工等成本增长影响行业效益

近年来受到兔业上游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和价格上涨,叠加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兔业成本不断上涨,进而影响了兔子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成本的上涨对于兔子行业的盈利能力构成了挑战,也可能导致一些养殖户减少养殖规模或退出市场。

3环保政策趋严影响我国兔子行业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政府对养殖业的环保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地区实行了严格的环保政策,对养殖场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环保设施不完善的养殖场来说,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压力。同,环保政策的收紧也可能导致养殖场的选址和规模扩张受到限制,影响了兔子行业的整体发展。

八、竞争格局

我国兔业呈现出大型养殖企业引领、中小型养殖企业支撑、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广泛参与的竞争特点。大型养殖企业如青岛康大集团凭借其大规模、先进技术设备和完善市场网络,在兔肉出口和深加工领域独占鳌头。众多中小型养殖企业如湖南惠龙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虽规模不大,但专注于养殖和销售,为行业稳定贡献力量。同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广泛分布,如本溪满族自治县偏岭镇兔业协会,它们以家庭为单位,由农民自发组织或个体农户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来看,多样化的企业结构促进了兔业的竞争活力,但也面临着环保政策、市场波动等挑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兔子行业竞争企业类型对比

九、发展趋势

我国兔业发展正迎来绿色化、数字化和深加工化等主要发展趋势。环保意识的提升推动了绿色养殖的兴起,养殖企业纷纷采用生态养殖和循环农业模式,致力于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和精准管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随着消费者对兔肉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深加工和品牌化建设正成为企业的重点战略,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和口感,打造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兔业向高附加值、高品质方向发展。这些趋势共同描绘出我国兔业持续创新、绿色发展的未来蓝图。

我国兔子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声明:如果您在下载时遇到问题,或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请通过邮件datastudy.org@outlook.com或客服微信lsy552277li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您,并作平台维护、下架、删除等处理。 书云 流芳阁 研报之家
数研咨询 » 兔子 - 产业百科